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短小精悍触发情感共鸣的微短剧:小制作也有大情怀,流量之上更精彩
“又土又尬”的微短剧行业发展迅速
随着微短剧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以“土味”著称的微短剧从短视频大类中异军突起。《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3)》显示,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其中超过一半的短视频用户曾看过篇幅3分钟以内的微短剧、泡面番等。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接近电影市场体量70%,五年内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行业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也吸引着各方资本争相涌入。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短剧相关企业数量超30万家,是2016年数量的近4倍。仅2023年前8个月,全国备案拍摄的微短剧有3574部。
相较于传统剧集,由于受时长限制,短小精悍的微短剧具有制作流程快、更新迅速的特点。有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网络平台上线的微短剧就超过480部,相当于平均一天上线2.7部。作为用户喜爱的新型剧种,各种题材的微短剧在近几年纷纷涌现,从霸道总裁到古今虐恋、从奇幻悬疑到穿越重生,各种剧情紧凑、带有出其不意的反转情节的微短剧层出不穷。
狂奔的微短剧为何让人“上头”
据媒体报道,平均3分钟一集、爽点非常密集的微短剧,成为许多年轻打工者的“电子榨菜”。数据显示,19岁及以下年龄用户收看微短剧比例超过五成。他们有的“上头”,有的吐槽,还有人为此开通平台付费,在其中体验虚拟人生。微短剧为何如此抓人眼球?
满足年轻人碎片化观影需求。按照国家广电总局最新定义,微短剧是指“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对于快递员、外卖员等下沉市场新一代务工者来说,本身劳动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休闲时间往往捉襟见肘,观看方便、无需消耗过多时间的微短剧恰好切中了当下年轻人碎片化的生活场景,让人沉迷于这种短平快的休闲方式难以自拔。
戏剧冲突集中,迅速吸引眼球。相对于传统的剧集,微短剧题材类型丰富,节奏紧凑,直奔主题。虽然故事情节简单,但主线完整,在故事冲突的设置上更加密集,能迅速吸引用户注意力。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做微短剧,可能是1秒、3秒理论。前3秒甚至前1秒就要吸引用户。
逃离现实,触发情绪共鸣。微短剧的核心在于“爽”,而爽文一直拥有庞大的市场。《中国青年报》发起的一项关于“爽文化”的调查显示,通过代入主角光环所带来的快感、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可能”的期待成为年轻人喜欢“爽文化”的重要因素。不需要动脑子的剧情,激动人心的故事,加上配乐和画面等营造出的情感共鸣,可以让“打工人”快速从现实生活中抽离,有网友表示,这些微短剧能让其短暂逃离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放松下来。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吴国宏表示,微短剧的剧本对应人们社会生活的“脚本”,“英雄救美”“好事多磨”“逆袭”等套路早就根植在普通人对世界的诠释理解之中,不用过多考虑逻辑合不合理,主要是情感共鸣。
“找剧半小时,追剧五分钟”
伴随微短剧作品呈井喷之势,受限于制作团队的实力强弱及资方成本投入的多少等因素,微短剧的制作水准参差不齐,有网友戏称“找剧半小时,追剧五分钟”。
制作敷衍、内容同质化严重。由于本身孵化周期短、制作成本低,微短剧普遍缺乏文本深度,“在笑过之后毫无记忆点”。有的微短剧一集就1分钟,拍摄成本只要五六千元,拉几个人就可以进行拍摄,制作很难精心打磨。同时,微短剧类型容易跟风,一段时间流行什么风格,网上就会出现很多同类作品。以甜宠类微短剧为例,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全网微短剧霸屏榜”的前十名,几乎都是甜宠类型微短剧。有专家指出,目前大量微短剧本质上仍是“流量产品”,而非真正的“内容产品”。
市场混乱,诱导付费乱象。“我也充值了,没算清楚价格,10集花了69元,越看越‘上头’。还有些短剧平台会自动续费,提醒收费并不明显。”据媒体报道,在一些剧场的充值页面,还自动选择了“默认开启自动解锁下一集”选项,同时具备自动扣款的功能,很多“打工人”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沦陷,增加了经济负担。中国消费者协会、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等单位共同发布2023年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显示,短视频平台微短剧诱导付费已成为消费维权问题较为突出的领域。
监管缺失,消费者维权困难。由于微短剧涉及的经营主体复杂、权责划分不清,导致消费者维权困难。相关报道指出,不少消费者遭遇虚假宣传后想要退费,却面临申诉手续繁琐、能追回金额聊胜于无的尴尬局面,有的商家甚至“换个马甲”或直接下架视频逃避责任。
加强行业自律,整治监管乱象
推动微短剧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与治理,既离不开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也需要创作者更多的行业自律与市场的正确价值导向。
加强监管力度,严格平台审核。2022年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就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 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严肃、扎实开展“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对“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开展专项整治。截至2023年2月28日,共下线含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等内容的微短剧25300多部、计1365004集,下架含有违规内容的“小程序”2420个。业内专家认为,微短剧的下沉市场比较宏大,国家出台这样的政策很及时,可以推动观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从业者向好的方向发展。
内容为王,精心打磨剧本。融媒体时代下,微短剧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未来的内容消费趋势,如何精品化仍是其有序发展的关键。以2023年破圈的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例,视频围绕一盏中国玉壶“出逃”大英博物馆寻家的故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将复仇、逆袭等元素融入其中,收获网友点赞。人民文娱的评价表示,小短剧也有大情怀。
加强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微短剧并非休闲时光的全部。对于打工者来说,相较于“不得不靠短剧来寻找简单快乐”,更需鼓励他们追求优质文化的内在自觉与更加健康的休闲放松方式,充实自身的精神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虽然饱受诟病,微短剧的发展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如同专家所说,对群众无伤大雅、无可厚非的消遣,不必动辄叫停,只需进行适度的规范和引导。“因为不出所料,所以不用深究”。随着微短剧逐渐迈入2.0的提质阶段,监管整治之后,未来微短剧市场是否还有巨大的潜力,仍值得期待。